先叠个甲,《殖民地生存(Colony Survival)》这部游戏的框架是好的,可以说是前途无量,但至少就其目前的表现看来我并不认为它是一部足够优秀的游戏,以下是我游玩过程中感受到的较为折磨的点
1. 首先就是最大的问题,游戏的学习曲线过于陡峭,本作的引导实在是太差了,虽然游戏也给玩家提供了一些基础的操作指导,但这些知识对于庞大的游戏世界来说简直是九牛一毛,饿死、误杀的现象司空见惯,大部分的内容还是要通过玩家去摸索,试错一段时间后才能让游戏步入正轨。
2. 操作过于繁琐,很容易给人一种赛博上班的感觉;既然游戏的名字叫做“殖民地生存”,那我这个高高在上的殖民主义者前期任劳任怨尚能理解,为什么到了后期还是不能当甩手掌柜将所有的工作都交给我的牛马们呢,他们倒是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我却还要日夜操劳。
3. 紧接上点,由于我招募的牛马们过的都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一个人的精力又是有限的,所以每天的工作都可以说是草草了之,为此我还要给他们提供满意的食物,在工作、科技成长与资源消耗之间卑微地求取平衡,游戏的节奏实在是太慢了。而且到了游戏后期科技树解锁的差不多的时候很容易陷入“收割资源—击退敌人”的循环,尽管自上架以来开发者就试图通过新增生物群落和怪物变种来丰富玩家的游戏体验,但核心玩法的迭代仍显不足。
展开剩余73%4. 至于游戏的联机模式我就不介绍了,因为没能找到朋友和我一块玩(呜呜呜)。
从一粒麦种到钢铁城墙
初入游戏,《殖民地生存(Colony Survival)》的每一帧画面都很难不让人联想到《我的世界》里的方块世界,作为我玩过的第一款“开放世界”,又恰逢今日我的世界大电影上影,正当我要感叹“三厨狂喜”时却发现本作的核心玩法与我的世界有着不小的区别,游戏将生存压力、资源管理和塔防机制糅合进3D像素世界中,玩法的转变循环围绕“昼夜交替”展开:白天,你是指挥农民播种、矿工采石的农场领主;
白昼属于建设与扩张,玩家需规划农田、矿洞和住宅区等场地以确保殖民者能够获取维持基本生存以及开展工作的食物、木材、石材等。游戏伊始,对于招募到的牛马玩家可以分配他们进行农业或是畜牧业工作,玩家在插下旗帜确定大本营后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安排浆果农民工作,因为浆果是前期主要的食物来源,一旦失误供应短缺殖民者就会暴毙,导致本就低下的工作效率雪上加霜。
在人口扩张方面,每张床铺可容纳一名殖民者,殖民者的数量直接决定生产力上限,但盲目扩张的做法并不可取,新增人口需要更多食物消耗,若食物产量不足,饥荒将引发连锁崩溃。至于科技树的解锁与成长则是从矿石资源的获取开始,所以开局时老家的选址非常重要,如果附近有矿产资源将大大加快游戏进程。
夜晚则是生存与防御的战场,当夕阳沉入地平线,僵尸、骷髅和蜘蛛从黑暗中现身,你将化身城墙上的守夜人,用火把与箭矢对抗如潮水般涌来的怪物。这些怪物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摧毁殖民地的核心——床铺,当然玩家并不是孤军作战,我们可以安排守卫操控箭塔等防御设施或是进行支援,在防守水平成长到一定程度后就可以实现外面打仗、里面劳作的微妙平衡。
游玩总结
八年前,《殖民地生存(Colony Survival)》以粗糙的面貌问世,八年间制作组通过持续更新已使其初步具备“沙盒策略领域瑰宝”的雏形,或许本作没有较深的叙事和复杂的系统,但独特的殖民系统和建造玩法足以斩获一大批粉丝,毕竟这只是一部由两人团队开发的第一人称策略游戏,能做到这种规模实属不易,期待游戏后续的更新。
本评测来自鉴赏家-LOTUS
发布于:陕西省景盛网-网络股票杠杆-网上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