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贾家,令人惊叹的奢华和繁华让每个读者都为之震撼。虽然贾家主子并不多,只有十几个人,但为了伺候他们,却有上百个仆人,再加上这些仆人的家人,整个贾府至少有一千多口人。这不禁让人疑惑,贾政一个五品的小官,如何能养得起这么庞大的家族呢?
贾家的繁荣延续了五代,虽然逐渐分支出去,但贾府依然承受着沉重的负担。《红楼梦》中提到,贾府共有“三四百丁”,这些丁是指男子,且他们并非单独生活,而是带着妻子孩子一起住在贾府。如果按一个家庭两个孩子算,贾府的成员人数就达到了上千人。更重要的是,这些人并没有自由,都是贾家为他们提供衣食住行,甚至每月发放津贴,治疗疾病,甚至是婚丧嫁娶时所需的费用,都是贾家出的钱。这一切的开销,单是维持这些人的生活就是一笔庞大的支出,而家中主子们的奢华生活更是增加了负担。贾府的奢靡生活,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情形便可见一斑。要养活这些人,贾家的花销几乎可以和一个王府相媲美。
展开剩余76%然而,贾家的财富并非仅仅依赖于贾政的微薄俸禄。若仅靠这点收入,贾家肯定会面临困境。那么,贾家是如何维持庞大开销的呢?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贾家的祖上积累的财富。大家常说“拼爹”,但在封建社会中,门第和家族的背景往往决定了一个家族能否繁荣。在封建社会,父辈的功绩和家族的荣耀可以为后代提供庇护,贾家的祖先曾随皇帝征战,获得了丰厚的奖赏。正因为如此,贾家能够进入官场,并且逐步发达。
贾家最初的官职并不高,直到宁国公和荣国公的出现,才使得家族的地位急剧上升。虽然书中并未具体交代这两位祖先的功劳,但他们能被封为国公,显然是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国公这个爵位是封建社会中最高的官职之一,因此,祖辈的荣耀为贾家后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家的荣耀逐渐减弱。到第三代时,贾家已经没有值得称道的后代,贾政不过是个五品官。
贾政的哥哥贾赦,虽然获得了一等将军爵位,但这个爵位并不显赫。按理说,作为荣国公贾源的嫡长孙,他本应继承荣国公爵位,但因家族的衰退,他并未得到这样的荣誉。更有趣的是,贾代善作为贾赦的父亲,反而将家族的重担交给了次子贾政,因为贾赦行为不端,不适合继承家业。贾代善的这一决策,某种程度上挽救了家族的困境,因为他帮助贾政争取了一个五品官职。即使如此,这对贾家的经济状况来说依旧无法支撑起整个庞大的家族。
谈到贾家的收入,除了祖辈留下的田地,贾家还有一些非常可观的收入来源。贾家在黑山村拥有九个庄园,每年这些庄头会将租金上交给贾府。书中曾提到,一年的收入并不稳定,有时庄头会隐瞒实际收入,甚至少交钱款,但即便如此,按照贾珍的估算,这些庄园每年能带来大约五千两银子的收入。如果贾家一共有九个庄园,那就意味着贾家每年从庄园收入中能得到四万五千两银子,勉强能维持日常开支。然而,这个数字并不足以支持整个家族的奢侈开销,贾家依赖的经济来源远远不够。
除了田地收入,贾家还拥有大量的古董、字画和绸缎,这些财物大部分都是祖上积累的,其中一部分是皇帝赏赐的,其他则是贾家自购的。这些物品的价值极为高昂,以至于王熙凤的一件冬袄就能让普通人过一辈子。在贾家逐渐衰败的过程中,出售这些珍贵的物品成了补充收入的重要方式。与此同时,王熙凤作为贾家的管家,采取了非常规手段来筹集资金。她提前支取下人们的月钱,并将这些钱拿去放高利贷,这虽然不光彩,但确实能够带来一定的利润,帮助家族度过难关。
在《红楼梦》中的四大家族,除了薛家,其他三家都是官宦世家。王家与薛家的联姻,为贾家带来了经济上的助力。薛家是有背景的皇商,不仅在南京和京城都有广泛的商业网络,而且王夫人也是薛姨妈的亲姐姐,这层关系使得贾家得到了薛家的支持,双方的合作无疑为贾家带来了不少收入。
虽然贾政只是一个五品官,但凭借家族的背景和一些特殊关系,贾家依旧能在朝中拥有一定的地位。再加上贾家还有一位亲王后妃,贾家通过这些关系获得了不少的利益和支持。然而,纵使贾家有着如此丰厚的资源和背景,最终却因家族后辈没有能继承祖业的才干,逐渐走向衰败。
发布于:天津市景盛网-网络股票杠杆-网上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