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能够为后人广泛铭记的官员,除了忠诚的臣子外,奸臣们同样是以其独特的存在感被人们熟知。这些大奸臣、大贪官们往往在朝中如鱼得水,名声赫赫,担任官职的时间也特别漫长。难道是因为皇帝们的眼光如此短浅,以至于看不清他们的种种罪行吗?其实并非如此。在某些情况下,皇帝也利用这些奸臣的狡诈和机灵,来处理一些微妙的事务,甚至是他们的私事。这对于皇帝而言,明显比依赖那些清白正直的官员要省事得多。因此,像和珅与李林甫这样的个体,才能在权力的游戏中步步高升,命运多舛。
李林甫的仕途之路起初并不显眼,他只是一名小官。对许多人来说,能有个官职已经算不错了,但李林甫对此并不满足。他不仅觉得这种地位过于琐碎,更是认为自己才华横溢,理应拥有更大的施展空间。于是,他开始寻找靠山,希望通过这些人际关系来帮助自己迅速晋升。然而当时的李林甫身边资源匮乏,唯一能依赖的只有自己的舅父。于是,他加倍努力和舅父搞好关系,利用身边的每一个机会,逐渐拓展自己的官场网络。
展开剩余55%不久后,李林甫结识了当时的御史宇文融。起初,宇文融对他甚为冷淡,或许是因为李林甫当时的官职太小,不值得他过多关注。但李林甫并没有气馁,而是表现出极大的聪明才智,耐心地去了解宇文融的喜好,通过各种方式迎合他的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接触,宇文融渐渐对他改观,并最终将他提升为御史中丞助理,这一职务瞬间将李林甫拉入了权力的中心圈。
随着官职的不断攀升,李林甫的野心也水涨船高。他意识到自己可以更进一步,最终甚至与唐玄宗身边的宠臣高力士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此时他心中暗自盘算,渴望能成为宰相。然而,李林甫从一个小官晋升至此,难免让人觉得他的野心过于巨大。然而,高力士对此十分欣赏,经常在皇帝面前为他提及这一位有潜力的年轻官员。可皇帝早已心有所属,不为谁所动。这一消息令李林甫感到沮丧,但他深知自己的力量无法左右皇上的选择,因此决定采取更聪明的策略,主动上奏请皇帝任命韩休担任宰相。
这一举动无疑打动了皇帝的心,反而让李林甫在皇帝心中再增一分好感。而后,成为宰相的韩休对李林甫的举荐心怀感激,更是在皇帝面前对他大加赞赏。自此,李林甫在朝中也被认为是三宰相之一,稳居高位多年。虽然后来他的结局极为悲惨,去世后还遭到极为不公的对待,尸体被劈开,其口中藏有的珠玉也被剥夺,算是他一生作恶的应有报应。这个故事不仅是李林甫个人命运的缩影,更反映了封建官场的波诡云谲与复杂深邃。
发布于:天津市景盛网-网络股票杠杆-网上炒股杠杆-实盘配资官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